主页 > 皮肤科 > 黄褐斑 > >

黄褐斑中医诊疗技术

中医名医 一对一亲诊

  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。又有因肝病而起者,故俗称“肝斑”,亦称“面尘”。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。本病多发于妊娠期及中年妇女,或因肝病、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而发生,口服避孕药也可发生。其发病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。而日光曝晒、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。
 
  一、病因病理
 
  1.西医病因病理
 
  (1)生理性反应:开始于妊娠中期,故亦名“妊娠斑”,分娩后逐渐消退。可能因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。
 
  (2)症状性:可见于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慢性盆腔炎、慢性肝功能不全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、慢性酒精中毒、结核病、癌瘤等病患者。
 
  (3)药物因素:口服避孕药(约有20%服药者发生),长期服用氯丙嗪、苯妥英钠。
 
  (4)其他因素:日光、热刺激、化妆品、外用药物等,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。
 
  2.中医病因病机
 
  (1)脾虚湿蕴:脾虚失健,不能化生精微,气血两亏,肌肤失于荣养,湿热熏蒸而成。
 
  (2)肝肾不足:肝肾同源,肾水不足,不能制火,虚热内蕴,郁结不散,阻于皮肤所致。
 
  (3)肝郁气滞:肝气郁结,郁而化火,火热灼津,津液亏虚,不能养肤而致。
 
  二、辨证分型
 
  (1)脾虚湿蕴证:面部色斑苍暗不泽,脘腹胀满,神疲乏力,四肢困重,便秘溲赤;舌淡苔薄,脉濡数。
 
  (2)肝肾不足证:面部色斑,斑色黄暗;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经行紊乱;舌红苔薄,脉弦细。
 
  (3)肝郁气滞证:面部色斑,时深时淡,每随经临而加重;伴性情急躁,心烦不舒,喜叹息;舌红,苔薄,脉弦。
 
  (4)气滞血瘀证:斑色灰褐或黑褐;伴有慢性肝病,或月经色暗有血块,或痛经;舌暗红有瘀斑,脉涩。
 
  三、中医治疗
 
  1.脾虚湿蕴证
 
  [治法]清热化湿,健脾益气。
 
  2.肝肾不足证
 
  [治法]滋阴补肾,调和气血。
 
  3.肝郁气滞证
 
  [治法]疏肝理气,调和气血。
 
 
  4.气滞血瘀证
 
  [治法]疏肝理气,化瘀消斑。
 
 

足不出户问病情

提前预约

无需等待

85%患者关注问题
85% patients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

名老中医 Expert team

点击咨询

专注中医理疗 秉承医者使命
Focus on epileps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edical mission

  • 精彩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