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妇科 > 月经不调 > >

分期分型调治月经不调,中医有法

中医名医 一对一亲诊

  月经不调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长,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周期提前或推后,痛经、闭经等。作为现代生活中的女性由于生活和饮食不规律、精神压力大、情绪不好等多种原因,经常会导致月经不调。中医医师建议,月经不调这种疾病,要通过慢慢的中医食疗来调理,逐渐补气补血。那么月经不调中医食疗怎么调理呢?

 

  月经不调临床表现的症状常见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,或是月经前、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。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常由内因引起。多与和肾功能有关,内因有气血虚弱、肝肾亏、气血运行不畅等。

 

  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治疗

 

  1、经后期血海空虚,以增加物质基础,酌加滋阴养血药如白芍、女贞、旱莲草;

 

  2、经间排卵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活血通络药,以促排卵,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,应调理气血,促进经血顺利排泄。

 

  中医专家提醒:

 

  成年女性,特别是青春期少女,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,注意修身养性,避免多愁善感和心情激动,以维持和稳定机体内环境的平衡,保持月经周期的正常。

 

 

  八大类型月经不调中医治疗方案

 

 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失调疗效不错,下面分别阐述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及典型病例。

 

  1.脾肾气虚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紊乱,或先期而至,或后期未来,或先后无定,经期延长,经量多,经色淡,质稀薄,面色白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小腹冷坠,纳呆便溏,夜尿多。舌质淡胖有齿印,苔白,脉细无力,尺脉弱。

 

  治法:健脾补肾,益气调经。

 

  方药: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健脾益气,熟地、补骨脂、菟丝子、川续断补肾,艾叶温经止血调经,首乌、当归养血调经,炙甘草调和诸药。

 

  2.肝肾阴虚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多提前,或先后无定,经期延长,经色鲜红,量或多或少,两颧潮红,手足心热,咽于口燥,失眠多梦,小便黄少,大便于结。舌质红,苔少,脉细数。

 

  治法:滋养肝肾,清热调经。

 

  方药: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女贞子、旱莲草、山茱萸、菟丝子滋养肝肾,于地、白芍、玄参、麦冬滋阴清热,五味子交通心肾,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。

 

  3.气血虚弱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多延后,经量少,色淡,质稀,头晕眼花,心悸怔忡,面色萎黄,小腹空坠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。

 

  治法:益气养血调经。

 

  方药:滋血汤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、鸡血藤、首乌、黄精补血养血,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,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。

 

  4.肝郁气滞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紊乱,或先期而至,或后期未来,或先后无定,经量或多或少,经行不畅,经色紫红,夹血块,胸胁、乳房、少腹胀痛,脘闷不舒,时叹息,暖气食少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

 

  治法:疏肝理气调经。

 

  方药:逍遥散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柴胡、香附、郁金、木香疏肝理气,当归、白芍养血调经,茯苓、白术健脾和中。

 

  5.血寒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延后,量少,色黯,夹血块,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畏寒肢冷。舌质淡黯,苔白,脉沉迟。

 

  治法:温经散寒调经。

 

  方药:温经汤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桂枝、艾叶、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,当归、川芎养血活血调经,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益气调经,牛膝活血化瘀通经。

 

  6.血瘀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多延后,经量或多或少,经期延长或缩短,经色紫黑,有血块,小腹疼痛拒按,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。舌质紫暗,有瘀点瘀斑,苔薄白,脉细涩或弦涩。

 

  治法:活血祛瘀调经。

 

  方药,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,桃仁、红花活血祛瘀,炒蒲黄、五灵脂、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。

 

  7.痰湿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延后,量少,色淡红,质粘腻如痰,形体肥胖,胸闷呕恶,带下量多,色白,质粘腻。舌质淡胖有齿印,苔白腻,脉滑。

 

  治法:化痰燥湿调经。

 

  方药:苍附导痰丸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本方用法夏、陈皮、茯苓化痰燥湿,和胃健脾,苍术、白术燥湿健脾,胆南星燥湿化痰,香附、枳壳理气行滞,当归、川芎活血调经。

 

  8.湿热型

 

  主证:月经周期多提前,或先后无定,经期延长,经色暗红,量或多或少,质粘腻,可有臭秽,平时带下量多,色黄白,小腹疼痛,胸闷呕恶,口腻纳呆,小便黄短,大便烂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濡数。

 

  治法:清热利湿调经。

 

  方药:四妙散加减。

 

  方解:方中用黄柏、绵茵陈、败酱草、银花藤清热解毒利湿,薏苡仁、车前子利水渗湿,苍术燥湿健脾,赤芍、丹皮清热凉血,香附理气调经。

 

  对一些中医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,才辅以西医治疗。西医治疗的关键是找出导致月经失调的病因,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
 

足不出户问病情

提前预约

无需等待

85%患者关注问题
85% patients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

  • 临床经验:30余年
    擅长:: 颈腰椎病、肩周炎、网球肘、梨状肌综合症。、...[详细]

    • 目前咨询
      965
    • 目前预约
      1320
    • 关注+
      1502
    -->
  • 专注中医理疗 秉承医者使命
    Focus on epileps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edical mission